大慶研究30年,糖尿病防勝于治
2019年6月7日-11日,第79屆美國糖尿病學會年會在美國舊金山隆重召開,這是一年一度、全球最大的糖尿病領域的學術盛宴,知名專家、學者匯聚一堂,集中展示了糖尿病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糖尿病診斷和治療相關的臨床經驗以及未來糖尿病治療的新方法,涵蓋了糖尿病基礎研究到臨床應用的各個方面。
在此次2019ADA大會上,大慶研究30年的隨訪結果受到了廣泛關注,在本次會議的新聞發布會,李光偉教授和陳燕燕教授對研究結果進行了深入地講解。
李光偉教授
大慶研究是我國開始的一項領先于全世界的2型糖尿病(T2DM)一級預防的研究,遠早于芬蘭的DPS研究(1993)和美國的DPP研究(1999),被稱為“里程碑式”的研究。大慶研究始于1985年正式啟動,從黑龍江省大慶市中的110660人中篩選出577名糖耐量受損(IGT)人群,這類人群處于正常血糖向糖尿病過度的異常糖代謝狀態。這些IGT人群被隨機分為對照組、干預組,在干預組中,又分為了飲食干預組、運動干預組以及飲食+運動干預組。
飲食干預:每天每千克體重30kcal能量攝入,增加蔬菜攝入量,控制糖類、酒精的攝入量,鼓勵超重、肥胖者減重,每月減重0.5-1kg,直到體重達標。
運動干預:業余時間適當的體力活動,每天30-40分鐘,每周5次。
1992年,為期6年的生活方式干預結束。
研究者分別在2006年(20年隨訪)、2009年(23年隨訪)、2016年(30年隨訪)收集后續數據統計進一步的分析,以評估生活方式干預對糖尿病發病率、心血管疾病(CVD)事件發生,復合微血管并發癥、腦血管疾病死亡、全因死亡率和預期壽命的影響。
經過后期的隨訪統計,研究結果表示,經過6年的生活方式干預(飲食干預、運動干預、飲食+運動干預),IGT患者糖尿病累計發生率及患病率都得到了顯著的下降,受試者2型糖尿病總發病降低了51%。與對照組相比,干預組糖尿病累計發病率降低39%;心血管疾病事件發生風險降低26%;復合嚴重微血管病變發生率降低35%;心血管疾病死亡率降低33%;全因死亡率降低26%。
結果提示,要積極地將糖尿病干預的關口前移,提前到出現糖耐量受損(糖尿病前期)階段。并且,研究也表明,早期通過積極強化的生活方式干預,可以延緩糖尿病的發生,同時也能降低長期大血管和微血管并發癥的發生風險。大慶研究表明,糖尿病“防”勝于“治”!
目前,中國糖尿病患者人數已經達到1.14億,18歲及以上成人糖尿病患病率已經高達11.6%,糖尿病前期患病率甚至達到了50.1%。還有糖尿病并發癥和致死率的數據同樣令人震驚。僅在1991年-2000年間,中國糖尿病患者中患高血壓為31.9%,腦血管并發癥12.2%,心血管并發癥為15.9%,眼部并發癥為34.3%,腎臟并發癥為33.6%,神經病變60.3%,下肢并發癥為5%,總發病率為73.2%。糖尿病的危害,已經遠遠超出了人們的想象。而在大慶研究中對照組的IGT人群,未及時進行生活方式干預,在30年后死亡率達到72%,遠高于血糖正常人群的28%的死亡率。這一系列的研究表明,生活方式干預葡萄糖耐量受損人群,能夠延遲2型糖尿病的發病,降低了心血管事件,微血管并發癥,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率,并延長預期壽命。大慶研究的這些發現為繼續實施和擴大此類干預措施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以遏制全球糖尿病的及其嚴重血管并發癥的蔓延和流行。
在糖尿病領域,進德生物提供全方位檢測方案,包括糖尿病診斷、糖尿病分型、血糖監測、血糖調控、糖尿病早期腎病、心血管疾病診系列試劑盒,秉承著“精準檢測防未病,守護健康好生活”的企業愿景,致力于為人類的糖尿病防治貢獻自己的力量。